<<  < 2013 - >  >>
1 2 3 4 5 6
7 8 9 10 11 12 13
14 15 16 17 18 19 20
21 22 23 24 25 26 27
28 29 30 31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千古传奇——欧阳修

       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;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。

       灵魂死去,精神永存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_____题记

       最早将欧阳修这个人映入脑海,得益于初中所学的一篇名叫《醉翁亭记》。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,史学家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年又号六一居士,谥文忠。他也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,即“唐宋八大家之一”。或许,这样的了解只能够溢于表面吧。

       在欧阳修的一生中,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母亲和韩愈。失去亲人,是每个孩子最为痛苦的事情罢。就在他四岁那年,父亲便撒手人间,离他而去。我想,幼小的欧阳修一定深感悲痛吧,有谁又会对自己的至亲逝去而无动于衷呢?但欧阳修并未感叹自己命运不济,在母亲的教育下茁壮成长。他敏而好学,学而好思,做事有主见,不随声附和别人的观点,随波逐流。这一点,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?我不能,因为我不够勇敢不够坚定,所以注定平庸至极,只能谨以为诫。

       北宋时期,文坛庸俗文风盛行,诗文华丽浮躁,内容空洞,仅一个人与之迥异,那就是韩愈。韩愈的文风清新自然。欧阳修从此便以他作为自己一生的偶像。但他不是一味地模仿韩愈,而是特立独行,“学韩不似韩”。他“文从字顺”,被后人称之为“六一风神”,以自己的文章改变了当时的文风,可谓功之大矣。

       《醉翁亭记》里,欧阳修只“在乎山水之间”,被贬滁州任知州,寄情于山水,与民同乐,胸襟豁达宽广。在欧阳修任职期间,滁州的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滁州四面环山,峰峦,树林,山谷极其秀美,在琅琊一角有一闻名遐迩的醉翁亭。欧阳修虽政治失意,却独享其乐。这是现今社会所倡导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啊!正是由于《醉翁亭记》,琅琊这座默默无闻的荒山为后人所熟知,欧阳修这一奇才乐士为我所折服。

       最近刚学的一文《伶官传序》给了我深刻的启示——“祸患常积于忽微”。细小的东西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它“积”久蓄发的庞大的力量。“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”,说的便是这个理吧。有了小错就要及时纠正,不能视而不见,待它滋长开来。但也许你也会说: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;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的确,“积”也有它有利或弊的一面。但我们应谨记的是它忽微的作用。有时候,一个小小的疏忽,无可厚非,重要的是我们应重视自己的过失,严以律已。刘备曾说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可见,我们戒恶扬善,决不可以以小而漠视之。忽微的小事必定积成大福亦或大患,怎样取舍,仅凭一念之间。

        欧阳修的一生光明磊落,敢说敢做,性情开朗豁达,文笔又深婉不迫,曲折有致,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骄傲啊!我知道,他一直“活”在我们身边。是的,他还活着,他还在指引着我们怎样扬帆起航,掌握好人生的航向。此所谓“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”之理矣。

  • 标签:高中回忆 
  • 发表评论:
    天涯博客欢迎您!